学习的实质、特性与类型

文/刘蒋巍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一类是本能行为,一类是习得行为。

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种族经验。例如,鸭子会游水,母鸡会孵蛋,婴儿会吸奶。这些行为都是个体生来就有、不学而会的。本能行为是人和动物生存所必需的,但它非常刻板,仅靠本能行为是难以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

习得行为是动物和人类个体在后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经验。例如,狮子滚绣球,老鼠走迷津,鸽子打乒乓球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在人类,习得行为更为常见。如语言知识的掌握、心智技能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建立、态度和品德的培养等,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也是最被大家认同的学习定义。

这一定义首先说明,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学习者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同时,我们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当人们表现出一种新的技能,如游泳、驾车、打字、编织等,我们即可推知学习已经发生了。有时,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是一些一般性的知识经验和行为准则,比如对现代艺术的鉴赏或对道德规范的领会,这类学习往往不一定在人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们却影响着人们在将来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即它们改变了人的行为潜能。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均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而提高了比赛成绩、学生因疲劳而降低了学习效率等等。但是这些变化都是非常短暂的,一旦药效消失或疲劳恢复,行为表现又会与过去等同。而学习则不然,一旦我们学会了操作机床、游泳滑冰、骑车打球等,这些技能就几乎终生不忘。习得的知识观念虽然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遗忘或被以后新的学习内容所干扰,但相对于那些因药物或疲劳等引起的暂时性行为变化来说,它们的保持时间仍是比较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我们知道,个体的成熟乃至衰老也会使其行为产生持久的改变,如青春期的少年的嗓音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身体的生理发育而引起的,是成熟的结果,与经验无关,因而不能称之为学习。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如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另一种则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如路遇交通事故而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等等。不过,学习固然是由于经验而产生的,但它也离不开个体成熟的影响,只有当个体具有一定的成熟准备时,经验才会发生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知,最广义的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但是也不能把个体一切持久的行为变化都归之为学习,那些由于疲劳、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由于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长期以来,心理学家把从动物学习的实验中找出的一些规律用以解释人类的学习过程。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情境时,也要一次次地“尝试错误”,最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但有时也会在百思不解的过程中突然“顿悟”,发现问题的关键,使问题迎刃而解。

但事实上,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因此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二是智能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是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学习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不仅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且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对它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学习进行分类,但由于各人的分类标准和出发点不同,因此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学习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在西方心理学中,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其著名的《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其中,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

(1)信号学习。主要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作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和情绪学习。

(2)刺激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3)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例如,体育运动中的跳马,从助跑、踏板、腾翻到落地,就是一系列的刺激一反应动作的联结和连锁化。

(4)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5)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6)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例如,将“猫、狗、猪、羊”同“花、草、树、山”等刺激加以区别,并把它们用“动物”加以概括,这就是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就是形成多个概念的连锁。例如,物理学中的“功=力×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概念学习弄清力和距离的概念,然后弄清力与功是什么关系,距离与功又是什么关系,最后“功=力×距离”这一规则也就能理解了。

(8)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事实上,加涅的这种学习分类系统几乎概括了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一切学习类型,它不仅包括了低级的动物的学习,也包括了高级的人类的学习。加涅认为,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这八类学习中,每一后继学习类型都是前一学习类型更加复杂的表现;低级的学习是简单的和基本的,高级的学习是复杂的和抽象的;前者向后者发展,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提高,高低学习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累积学习模式。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认为,理想的教学设计应依据所期望的学习目标,即学生在学习后所应获得的各种能力来安排。为了更好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加涅后来在上述八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作是五种学习类型。它们分别是:

(1)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学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到高级的专业技能。

(2)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 组织起来的能力。加涅认为,认知策略的性质与智慧技能不同,智慧技能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而认知策略则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内部行为的控制,即对个体自身的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加涅认为,上述五类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其顺序是随意排列的,它们是范畴各不相同的学习。这种分类是对学习层次分类的一种简缩,它集中于学习的更高水平上,充分体现了人类学习的特点,尤其符合学校学习的性质。加涅认为,把学习结果作为教育目标,有利于确定到达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而从学习条件中可以派生出教学事件,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因此,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到达教学目标铺平道路。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的经验的接受,学生的学习可依据所传授经验的不同而分类。他认为教育系统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递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他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既可以是关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描述性经验(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的言语信息),也可以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作性经验(程序性知识,相当于加涅的智慧技能)。学生有了这种认知经验,就可以解决知与不知和知之深浅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确立个体活动的方向。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这种经验既包括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方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加涅称之为认知策略);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以展开的方式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操作技能(相当于加涅的动作技能)。学生有了这种动作经验,就可以解决会不会做和做得熟练不熟练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控制个体动作的执行。

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这种经验的习得以一定的价值观为中介,并通过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而最终培养学生的品德。学生有了这种交往经验,就可以协调个体与他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为个体的社会行为进行定向和调控。

总之,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事;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而培养学生的品德,就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它所发展的能力除一般智力和学习能力外,更强调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它所培养的品德除一般的政治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外,更强调对学生良好自我概念的建立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

学习是动物和人共有的心理现象(动物和人的行为分析)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六月雪图片(带你揭秘六月雪为何受农村人的爱戴)

工厂边适合年轻人做的小生意(适合年轻人的5个小生意)

郑州动物园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郑州周边景点大全)

蛋糕是动物奶油好还是植物奶油好(动植物奶油的4个区别)

动物奶油蛋糕什么意思(动植物奶油的优缺点对比)

什么生意适合老人家做(吸引老人的地摊货批发产品有哪些)

老鼠肉可以吃吗(3种动物的肉尽量不要吃)

最适合懒人的减肥方法(分享8个快速见效减肥方法)

广肚是什么动物身上的(豫菜美食扒广肚居然是鱼做的)

四开纸和8开纸哪个大(学习绘画之前的准备工作)

蛇最怕什么动物(蛇类最怕的几种动物黑曼巴蛇见了都跑)

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哪个好(认识最好的动物油脂)​​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