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职场人的命运,有时候只是因为一本书。

我们都离不开写作。

工作上,我们要写方案,写报告,写总结,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写学术论文,写研究报告,做课件笔记等等。

写作成了日常,但我们对写作本身的思考却很少。

一本阐述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书籍,光是中文版序、推荐序和导论就占了整本书14%的篇幅。

看完导论,还有绪论。

我不得不感慨:这是一本多么学术而任性的好书。

可当我认真看完整本《卡片笔记写作法》,赫然发现,就连一段容易被读者所忽略的推荐序,都藏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方法论。

这便是《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深深吸引我的原因。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怎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01

如何对写作本身进行思考?

我每天都在阅读和写作,写文章,写书,写故事,写一闪而过的念头,且时常认为写作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

迄今为止,我没有遇到写作的瓶颈期,生活亦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仿佛写作这件事,既存在,又不存在。

是时候对写作本身进行思考。

作者申克·阿伦斯通过《卡片笔记写作法》(英文原版名为《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一书,深入浅出地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实现由输入到输出的高效转化,且用简单的方法实现做笔记的价值

书中提到,德国社会学教授尼古拉斯·卢曼通过“卡片盒”的笔记法,涉猎广泛,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还为后人留下不少遗作。

作者把这种高效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称之为“卢曼卡片盒”。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怎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02

什么是“卢曼卡片盒”?

幸运的是,我们不必也不需要在可用性和实用性之间做出取舍。恰恰相反,处理复杂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地保持简单,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可以用简化的结构搭建复杂的内容。做卡片盒笔记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

作者把“卢曼卡片盒”当成是一种笔记写作法的技术,是改变日常工作方式的工具,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不愿意改变日常工作的习惯,就算有高效的笔记写作方法,工作效率亦难以得到如飞起来一样的提升。

所以说,我们在理解何为“卢曼卡片盒”的时候,不妨在脑海里打上“笔记工具”和“日常习惯”这两个概念。

卢曼把笔记极其讲究地写在小纸片上,给每张小纸片做编号,再有序地放进卡片盒中。

但是,卢曼意识到,每张小纸片上的想法或笔记,只有在特定的场景里才能发挥它们的价值,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不同小纸片上的想法和笔记产生联系

卢曼卡片盒分为两大类,即文献卡片盒和主卡片盒。

在文献卡片盒里,每张小纸片的双面都有字,正面写着书目信息,背面用来做简明扼要的笔记。

主卡片盒里的小纸片,只有一面是有字的,写着卢曼的一些想法和思想。

概括来说,“卢曼卡片盒”是一个简单的笔记系统,用来整理我们搜集到的复杂信息。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怎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03

如何将“卢曼卡片盒”嵌入我们的实际工作流程?

应用“卢曼卡片盒”的笔记写作法,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需专注于事情的根本。

我们最常接触到的笔记大致分为三类: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和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

这三类笔记需要分开保存。

不难理解,做闪念笔记的目的是为“提醒”,只在短时间内产生价值,永久笔记会长期占用我们的存储空间,而项目笔记只在特定的场景中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这是我长期遵循的做笔记的建议。

在我的办公桌上,总会放着三本风格迥异的笔记本,分别是效率手册,比较有档次的手账本和特定场景下使用的册子(如读书手札)。

  • 使用效率手册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日都在精进的自己,所记录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没有长期存储和提取的必要;
  • 使用比较有档次的手账册,可以用来记录有高频阅读需求的内容,比方说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总结失败教训等,起到长期“提醒”的作用;
  • 特定场景下才会使用的册子,与我们的职场身份和工作性质相关,比如说我的工作离不开阅读和写作,那么我会经常使用读书手札或康奈尔笔记本等等。

时常有朋友问我:同时使用三个笔记本,不嫌麻烦吗?

当然不会。

正因为做了分类笔记,当我想要查阅某些信息的时候,反而能信手拈来。

假设我把所有的笔记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当我需要查阅一些经验之谈的记录,还得先仔细想想,那是哪一天写下来的。

整本笔记里的重点不止一条,就算我用荧光笔强调过,找起来都不简单。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怎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04

提高写作价值的六个步骤

与书中提到的,明确区分独立而又相关联的任务、阅读和理解、记“卡片盒”笔记、发展想法、分享洞见和养成习惯这六个步骤略有不同(详见书籍P108-227)。

读完整本书,结合我对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理解,我将提高写作价值的六个步骤总结为归纳、理解、记录、延展、分享和(系统性)应用。

其中,归纳、理解和记录是输入的过程,延展和分享是输出的过程,而(系统性)应用就像粘着剂一样,将输入和输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价值闭环

1、归纳

我们做事情都习惯先计划,再执行,即便是主动搜集信息,亦时常做了重复性的任务。

比方说,第一次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时候,我明明做过不少笔记,但我没有将这些笔记进行归纳(做联系)

当我需要在这本书中搜集一些信息的时候,我就得再次阅读,重新整理笔记,不经意间,效率变低了。

因此,我们是否具备将知识内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理解

尽管我们将整理好的小纸片放入卡片盒中,它们也未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知识与实际工作流程之间能否相互关联,关键还在于我们对卡片上信息的理解程度。

3、记录(卢曼卡片盒)

我们大部分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应试,然而,考完试之后发现,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知识点竟然不翼而飞。

未完成的任务往往让我们记忆深刻,一旦完成,我们很容易将这些记忆抛诸脑后,这就是著名的“蔡格尼克效应”。

坚持每日做笔记,养成记录的好习惯,能有效地为我们的大脑减负。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怎样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4、延展

记录,是一个将内容化繁为简的过程,如同刻板,它所能产生的价值十分有限

每一张小纸片上的笔记,都有延展出新笔记的可能性,创建主题,设置关键词,思考如何建立链接关系,这才是提升笔记质量的关键所在。

5、分享

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掌握“卢曼卡片盒”的笔记写作法,我们不怕找不到写作的主题,写就对了,但在主题和创作之间,还有一个显性的障碍。

如何将一个好的主题扩展开来,我们需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去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主题,确保文章具有结构化和灵活性。

6、(系统性)应用

读完《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系统”二字,作者反复强调让做笔记这件事“结构化”,建议读者培养系统地跳出书籍本身来做笔记的新习惯。

我们借助“卡片盒”记录与提取功能,如同借助一个外部大脑进行思考,真正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由输入到输出的高效转化过程。

05

写在篇末

虽然中文版序、推荐序和导论占了整本书14%的篇幅,导论过后,还有绪论,我仍然逐字逐句地认真看完《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因为作者申克·阿伦斯善于为一个又一个独立且相互关联的知识建立链接,以支撑他提出的每一个观点,极具说服力。

全书内容没有赘述,它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卢曼卡片盒”,放入满满的知识量,既能引发我们对写作本身的思考,又能为我们的大脑减负。

有时候只是因为这一本书,它改变了不少职场人的命运。

点赞(0) 打赏

相关推荐

一天能挣300-400的生意(月入过万的7个赚钱方法)

怎么配方程式(详解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

怎样选钻戒参数性价比最高(如何根据手型选择戒指)

排骨的炖制方法(老少皆宜的排骨汤家常做法)

浓缩倍数怎么计算(分享3种计算浓缩倍数的方法)

干黄花菜怎么泡发(分享干黄花菜的正确泡发方法)

提子饼干怎么做(零失败的提子奶酥小饼干制作方法)

烧烤架制作方法图纸(家庭版烧烤摊让你吃得过瘾)

男人做小生意卖鱼方法(90后小伙靠烤鱼店月入20万)

最新利润表模板(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发霉的大米能吃吗(详解大米发霉的处理方法)

学酸辣粉的做法(简单易上手家庭版酸辣粉制作方法)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